在邁向民國100年的歲末,很榮幸的接受EMC菁英管理委會的採訪,對於閱讀書籍分享一些經驗,在20111月份即將在大專生涯發展協會發行的【YANG報】刊登,此篇為初稿,或許編輯正式發刊後會略有不同。

 

2010年最後的文章,讓大家搶先閱讀!


而此次也是第一篇由口述的方式在
BLOG與大家分享文章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【學習管理】如何讓你有效率的讀完一本書

E.M.C.菁英管理委員會/編輯採訪組
中國文化大學 廣告學系三 詹玉荃/採訪撰稿

  常常有好多想讀的書要讀,可是卻力不從心,讀不完也抓不到重點嗎?本文請到了YANG部門的季五助教,助教他非常喜歡看書也有自己的一套「讀」門秘技,那現在就來傳授給大家吧!

 

讀書的第一件事-釐清你看書的目的

  看書是為了考試?休閒?還是工作,根據不同的目的,要重看書的「質」,還是求略懂即可。

書籍基本上有分三種類型:

1.   工具書:如字典、百科全書,這類型的書通常不會從頭看到尾,有用到在利用索引去找尋資料即可。

2.   教科書:如教科書,這類書就需要去花時間理解、背誦。

3.   專業領域書籍:如商管類、科學類等,這種書是對某領域較為深入的書籍,你對該領域的了解程度,會影響到你的閱讀速度。

4.   其他:小說、漫畫。此類以休閒為主,可於瑣碎時間閱讀,且較無壓力。但若要成為小說家或漫畫家,則看此類書目的不同而採取的研讀方式就不一樣了。

 

如何訓練讀好一本書

  季五助教推薦一本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中有提到四個讀書的層次,讓你讀書能更得心應手:

1.   基礎閱讀:在讀這本書之前,要先了解這本書中單詞的意思是什麼,如看專業領域的書,在事前就要對該領域有所了解。

2.   檢視閱讀:也可以稱為略讀或預讀,在一定的時間內,抓到這本書想談論的主軸,內容架構,略讀標題、目錄後,找出自己喜歡的主題再做更深層的閱讀。

3.   分析閱讀:最主要是要求能完全理解這本書的架構與內容,所以要花較多的時間去咀嚼與消化這本書。

4.   主題閱讀:這是最高層次的閱讀,通常主題閱讀不會單單只看一本書,還會找其他相關書籍來做延伸閱讀,互相分析比較,做有系統化的閱讀。

 

  拿到一本書時,可以先看標題與小標,思考內容可能會寫些什麼?如果是我會如何寫?

  看完一本書後,想一下如何花13分鐘與人分享此書。看完每一本書可以寫下心得,等到事後要用時,可方便自己找到需要的資料。

 

提高讀書的效率

可利用工具來輔助自己讀書:

1.   利用筆尖或手指引導眼睛閱讀

2.   專注力:選好適合的環境、本書有無興趣、唸書的時段、書本的類型,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到讀書時的專注力。

 

  唸書的時段,每個人最有精神的生理時間都不同,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很重要。譬如說有些人早上是最有精神與專注力的時間,應該要利用這段時間讀書,如果到晚上才讀反而會事倍功半。

 

一本書當中會有許多案例或故事說明其所要表達觀念,若本身對此所閱讀領域有些已基本上了解,其案例或故事可略過,配合自己的案例或故事去貫穿書籍。

 

讓你快速抓到文章重點

幾個讓自己讀書能專注,與抓到重點的方式:

1.   讀書時用筆紙做記錄:在有感覺的句子旁做記號,寫註記,加強自己對該文章的印象

2.   快速抓到重點:

(1)   看推薦序:別人是怎麼看這本書的

(2)   目錄:了解整本書的內容架構

(3)   每章的結尾:因為通常每章的精髓都在結尾中

(4)   案例,與故事分享:有些案例分享可能可以套用到自身的經驗,幫助自己更了解內容。

 

相關好書推薦

如果對於讀書的方法有興趣進一步的了解,建議可閱讀下列書籍:


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


《不用讀完一本書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五哥的文史探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