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3570.jpg

 

很榮幸地再次受邀擔任本年度「好店100,設市100」體驗團的導覽引領者,為了讓活動擁有高品質,每條行程前都先行踩線並初訪店家。然而,所謂不知山多高海多深,原來台北傳統老店深藏街巷,且經過市府輔導和再造設計,簡直煥然一新。參加活動的朋友們都感受流傳百年的在地文化與特色風貌,每到個店家都迫不及待上網打卡分享「台北好所在」呢!

 

DSC03405.jpg

 

本年度規劃三條路線的首場,將走訪七家特色商店,從博愛路上的湯姆西服,走到台北橋旁的稻舍,是路程中最遠一條長達2.5km。所以事不宜遲,承辦單位的Carrie簡介本活動的源起、宗旨和配合等事項,就帶領大家入內湯姆西服,而自我介紹和台北城的故事稍後再說。

 

DSC03421.jpg

 

許多名人慕名而來,可謂是名上有名!因量測衣服的需要,所以店內有本紀錄每位客人的三圍,最歷史悠久的就屬上海時期留到至今斑駁的冊子,雖然屬於個資,但不受保護可拍照,因為記載的都已成為古人。許老闆隨後拿出另一本冊子,這可就千交代萬交代現場所有人不可拍攝,因為此冊中記載的人現在還活躍著呢。店內牆上都掛著各個名人,店內也擺出上海時期的熨斗和剪刀,可說是鎮店之寶。離開店家前,許老闆特別穿上西裝外套與大家合影留念。

 

DSC03461.jpg

 

至漢口街轉個彎,峰圃茶莊沈小姐已準備好品茶器具熱情地迎接我們。有東方美人、日月潭等茶品,由沈小姐示範沖泡技巧,不一會兒大家一一聞茶香品茶味。拜訪尾聲,茶莊還贈與每人一杯沖泡茶飲,為接下來的腳程補充水分呢。

 

DSC03523.jpg

 

天氣舒適,雖走距離長但是一種宜人的散步。從城內穿過北門至城外,站在北門廣場引領大家環顧四週,360度都故事分享。北門因禍得福完整保留清代碉堡式建築,講述北門高架橋的拆除,看見鐵道部、三井倉庫的整新,了解北門郵局傳遞訊息的辛勤。跨越忠孝西路我們轉身回看北門,憶起當初北門廣場整修時網路調侃的一張照片,入境有三種時代的建築美學,清代(北門)、日治(北門郵局)和中華民國(現代大樓)。五育真的得均衡發展。

 

DSC03542.jpg

 

經過延平北路和長安西路,來到陳振芳香鋪。與一般香鋪比較,店內的裝潢典雅的像咖啡廳。陳老闆與大家分享,好的香掉落的香灰是不會燙傷人的!現場立即點燃四柱香來做測試,我們用手背接香灰,真的不痛不燙,只有溫熱感,味道無臭味。這是無化學添加,以古法製作的香的好處。

 

 

DSC03585.jpg

 

華亭街直走來到小春園。創辦人寶珠阿嬤所傳承下來的六滷配方和製程,後人依循著傳統保留著老味道,等著饕客來品嘗。進入門店右手邊是各式滷味讓客人盡情挑選,左手邊的牆上記載阿嬤的故事,所以呀不只是單純地吃,更是咀嚼歷史的味道。同樣地,參訪尾聲,我們都獲得一整盒滷為拼盤,七里香、雞腿、甜不辣等,非常感謝阿嬤的女兒安娜的親切接待。

 

DSC03611.jpg

 

迪化街上的首站,來到「六安堂」。第四代年輕的楊老闆熱情地接待大家,並準備好防蚊中藥配方,讓我們來DIY個人防蚊包,味道舒服又安心,小黑蚊退退去。

台北美術館的鎮館之寶「南街殷賑」畫中,有一個招牌上寫著「寶香齋」,每次走到店家「稻舍」前都會好好地介紹。而「寶香齋」原址就是六安堂這裡!義美食品的創辦人當學徒時,就在這學習一技之長呢。

 

123405739_3534321383272914_6956802773478221901_o.jpg

 

迪化街的第二站,來到「竹木造咖」。顧名思義,這所販售的大多是廚房所用之竹類製品。然而,許多古早廚房裡的用品,至現代都已派不上用場了,那該如何轉型呢?這就是與王老闆交流的好時機,竹製品有更多的另有妙處呢。

 

DSC03655.jpg

 

迪化街第三站,也是本遊程的終站「稻舍」。身為在地米行的第五代葉老闆,為我們導覽「稻舍六景」,從示範古早時代幫稻米脫殼的推土礱、天井中庭到二樓的公媽廳等,細細地聽葉老闆訴說這棟典雅街屋的點滴故事。

 

DSC03730.jpg

 

既然來到「稻舍」,怎麼不留下好好地享用好吃的台灣料理。尤其是導覽後,最需要的就是美味佳餚呢!

 

參考資訊:

品牌老店再升級 「台北造起來」店家再造計畫

https://www.travel.taipei/zh-tw/pictorial/article/24002

好店100X設市100 台北好店同慶台北百歲

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A5%BD%E5%BA%97100-%E8%A8%AD%E5%B8%82100-%E5%8F%B0%E5%8C%97%E5%A5%BD%E5%BA%97%E5%90%8C%E6%85%B6%E5%8F%B0%E5%8C%97%E7%99%BE%E6%AD%B2-210415653.html

 

arrow
arrow

    五哥的文史探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